备案: 粤ICP备18015057号-1 © 2014-2024 梅州市秉德文化教育培训中心
“没有三河坝战役,就没有井冈山会师!”
肖克将军掷地有声的这句话,揭出一场鲜为人知的大战。
90年前,朱德率八一南昌起义部队3000余人与两万多名敌军在广东大埔三河镇展开激战,阻击了敌人,掩护了主力在潮汕的作战,保存了起义军的有生力量,播撒了革命的火种。
“南粤星火路”采访团在广东的第一站来到大埔——广东的第一个中央苏区县,追溯八一南昌起义部队在广东的革命足迹。
激战笔枝山
“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位于大埔县三河镇汇东村笔枝山顶,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其中耸立着一座“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站上笔枝山顶,俯望汀江、梅江、梅潭河在此汇成韩江,这也是“三河”的由来。
《三河坝演义》一书作者、原大埔县委宣传部长兼党史办主任罗斯城介绍: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军胜利占领南昌城后,挥师向闽西上杭、永定、长汀及广东大埔进军,准备占领潮州、汕头、广州。在以周恩来为总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领导下,进入大埔县(茶阳)。8月20日,兵分两路,一路由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率领三万多人,顺汀江、韩江而下,直向潮州、汕头进发;一路由朱德率领约三千人,据守三河坝,以防敌人从闽西、梅县抄袭主力进军潮汕。10月1日,国民党钱大钧部三个师约二万多人,由梅县松口乘船沿梅江而下,向三河坝扑来。起义军在朱德、周士第、李硕勋等同志的指挥下,在东江工农军一部的配合下,与敌激战三昼夜,打退敌人无数次的进攻,歼敌几千人。3日下午,敌增援钱大钧之黄绍宏部由大麻东渡韩江后,占据起义军阵地南部制高点,北部亦被钱大钧部占据。
在敌众我寡、弹少援绝的险恶情况下,指挥部决定采取“次第掩护,逐步撤退”的办法,于5日进入饶平茂芝。掩护部队撤退的二十五师七十五团第三营勇士们,打完最后一颗子弹,英勇跳出战壕,与敌人展开肉搏战。全营官兵壮烈牺牲在这座笔枝山上。
被低估的战役
朱德带领的这部分起义军艰苦转战,两进湘赣边,终于在1928年4月28日到达江西井冈山,与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胜利会师,揭开了中国革命武装斗争新的一页。
罗斯城介绍,指挥三河坝战役的朱德、周士第、陈毅、李硕勋,林彪、粟裕(在饶平茂芝加入)、许光达等之后都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统帅和战将。
罗斯城说,三河坝战役是继南昌起义后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场极为壮烈的战役。
梅州市老促会副会长连建文认为,三河坝战役在中国革命史的地位非常重要,但由于广东老区人民的“低调”,外界的了解并不多。罗斯城说,实际上,朱德等将帅的后人多次前来三河坝,引起了大埔地方的重视,并开展对该战役史料的挖掘,和相关文物文献资料的搜集保护。
近年来,梅州市和大埔县加强了对三河坝战役旧址的挖掘、保护和扩建。对兴建于1963年的“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大埔县近年来作出了总体规划并进行扩建,投入近千万元,先后建好碑身护坡、瞻仰平台、通往纪念碑水泥公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