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案: 粤ICP备18015057号-1 © 2014-2024 梅州市秉德文化教育培训中心
惠东高潭
中洞革命遗址有10多处
惠东县高潭镇是惠州最东面一个乡镇,是中国建立最早的区级苏维埃政权所在地,是“东江红都”,也是惠州经典的红色旅游路线。
惠东县委党史研究室提供的资料显示,高潭镇有革命旧(遗)址27处,战斗旧(遗)址1处,纪念设施7处、名人故居5处,每一处都记录着一段峥嵘岁月。
高潭镇中洞革命遗址位于海(丰)陆(丰)惠(阳)紫(金)五(华)5县边界的接合部。早在1924年,经“农民运动大王”澎湃派人组织发动,中洞村成立了农会的自卫队。1926年中洞村成立了两个党支部,有22个党员,并建立了共青团。
高潭中洞革命遗址——百庆楼。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洞人民在中共广东区委和东江特委领导下积极参加了东江三次武装起义。10月,南昌起义余部1200多人进入中洞并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红二师)。中洞设立了红军医院、兵工厂、军装厂、印刷厂、电话所等,成为东江地区武装斗争的指挥中心。
1928年1月,广州起义军余部改编的红四师抵达东江与红二师会合时,途经高潭中洞,中洞村组织了大量物资和派人接应,并全力接收伤员。从3月开始,中洞人民与海陆惠紫人民、红军一起,抗击国民党数万军队的进犯,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反“围剿”斗争。
1929年9月,红十一师四十九团成立,坚持以中洞为中心恢复和发展根据地。1931年5月,红军独立第二师在中洞成立。1933年由于国民党军阀的疯狂“围剿”和党内肃反扩大化,中洞革命根据地受到严重摧残,革命逐渐转入低潮。1946年东纵北辙,中洞党组织与上级失去联系,1948年得到恢复。
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中,中洞人民为中国革命付出巨大代价,作出重大贡献。仅1928年-1933年被敌人杀害的有700余人,绝户160户。中洞人民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光辉的革命斗争历史。
中洞革命遗址有百庆楼、百祥楼、红军井、兵工厂、俱乐部、红军医院、炮台、军装厂、练兵场等10多处遗址。遗址于2002年大规模修复后,接待能力大幅增强,已成为惠东县乃至惠州市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22年深秋,农民运动领袖彭湃亲临高潭点燃革命星光之火后,农运烈火以辽源之势,燃遍高潭。1923年4月,高潭属24个乡均建立了农会和农民自卫军,开展了减租减息斗争,与海陆惠紫农会组织一起,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1925年夏,高潭建立党的特别支部。从此高潭人民的革命斗争就直接置于党的领导下。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在中共东江特委的领导下,高潭人民高举义旗,积极参加东江第一次武装起义,东江各地武装起义,揭开了东江地区革命武装斗争的序幕。彭湃决定把中洞建设成为后方基地,海陆惠紫四县工农武装先后进入中洞。随后,中共东江特委、东江革命委员会也先后进入中洞,领导指挥东江秋收起义并取得胜利。10月,南昌起义部队转战东江,第十一军二十四师余部进入中洞,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后称红二师)。这标志着中洞后方基地的正式形成,在东江革命历史上称之为"东江红都"。
红军井
4月24日-25日惠东县委宣传部、县新闻中心开展追忆高潭星火·传承红色文化——2017记者、艺术家眼中惠东(高潭革命老区)大型宣传采访活动。惠东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徐海东,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高潭镇等有关负责人以及20多家国内各级主流媒体记者,市作协、市美协、市县书协艺术家们近60人参加此次活动。
活动启动仪式上,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徐海东在致辞中指出:这次“追忆高潭星火·传承红色文化”采访宣传活动,请各媒体记者和艺术家来高潭,亲身走一走当年的红军路,感受红色文化。同时,希望各位媒体记者和艺术家朋友,积极弘扬高潭革命精神,把革命老区建设的新突破告诉广大人民群众,高潭将迎来有史以来最大的发展机遇,步入了发展黄金期,“东江红都”将更加红火。
高潭镇位于惠州市惠东东北部山区,处于东江腹地,东靠陆河,南接海丰,北邻紫金,战略地位极为重要。高潭中洞是惠东第一个国家级3A景区,有革命遗址20多处,成为热门的红色旅游景点。
1922年深秋,农民运动领袖澎湃来到惠东高潭中洞村点燃了革命的星火,自此拉开了惠东农民运动的序幕。
高潭人在山洪面前面不改色,坚韧渡过难关;他们重修了“红军路”,遥思当年革命的艰辛和信念。它是中国建立最早的区级苏维埃政权所在地,它是“东江红都”。
如今,苏维埃政府旧址仍在,庄严肃穆的会堂,让人们对当年的战火浮想联翩。东江武装起义是中共领导的早期武装斗争的组成部分,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举起武装斗争的旗帜,进行了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最先尝试。
报名咨询:13603096781 尹老师
13509606382 叶老师
深圳市弘扬红色教育培训
网址:www.szhsjy.cn
梅州市秉德文化教育培训中心
网址:www.mzhsp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