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案: 粤ICP备18015057号-1 © 2014-2024 梅州市秉德文化教育培训中心
三河坝,一个只有10平方公里的不起眼的粤东小镇,有史家称之“得此控闽赣,失此失潮汕”也曾经在清朝拥有重要盐运枢纽历史。4块清朝时期古石碑,记录了三河镇鲜为人知的清朝重要盐运枢纽历史,从而令这个当年连接潮汕平原、梅州、福建、江西等地的古老盐镇浮出水面。它们分别为雍正十三年竖立的“码头功德碑”、乾隆五十七年六月二十一日竖立的“奉宪示禁碑”、咸丰七年竖立的“奉宪禁封哨马舡告示碑”及一块告诫盐商们行善戒贪的石碑。这些古碑被邓经雄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发现后千方百计收藏保存至今。
此地是梅江、汀江、梅潭河的交汇处,大埔县西部水路交通要冲。当年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在这里与敌人浴血奋战三昼夜,为后来的“朱毛会师”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埋下了伏笔。全镇下辖12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0436人,是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三河坝战役所在地,2002年被县委、县政府定位为县城次中心城市,境内有全国最早建造的的孙中山纪念堂,“八一”南昌起义三河坝烈士纪念碑、纪念园,明代古城墙,韩江源标志雕像,明代兵部尚书翁万达墓,火船屋,凤集亭,古榕渡等众多人文景观,是大埔县红色旅游线路首选点。
八一南昌起义三河坝战役纪念碑
“八一”南昌起义,是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在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领导下,在江西南昌举行的武装起义。参加起义的部队有朱德同志领导的军官教育团,贺龙同志领导的二十军,叶挺同志领导的十一军,约三万余人,胜利地占领了江西省省会——南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部队。八月五日起义军的武装部队离开南昌南下,准备夺取广州,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然后再举行北伐战争。离开南昌后,部队经过抚州、瑞金、会昌,途遇伪军与国民党军阀钱大钧、黄绍竑军队,打了一仗。会昌战役后,起义军经过长汀到上杭,再经大埔前往潮汕。 一九二七年八、九月间起义军由福建长汀、上杭南下进潮汕时,朱德、周士第等同志率领的二十五师留守大埔县三河坝。
起义军来三河坝前一个月,先派有地下工作人员到三河坝境内的汇东等地进行秘密组织工会和农会。
一九二七年农历八月二十四日中午,红军先头部队十多人,由三河的汇东东文部横渡到汇城,接着大军陆续从汀江两岸步行到三河坝。大部队坐着一百多条民船,继续沿韩江直下,经过一天一夜急行军,有二千多人留在三河坝。那时,商人开门放鞭炮欢迎,连夜做生意,市面一片繁荣。当时起义军戴着红边的帽子,脖上挂着红领巾,身穿蓝衣服,打脚绑,穿草鞋,官兵不分。起义军到三河坝后分住在庙宇、祠堂和群众家里。第二天到处张贴安民告示,布告以周士第同志出名。军队纪律很好,买东西很公道,讲话很温和,群众关系很好。
起义军住了几天,就在汇城南门外大沙坝召开群众大会,有二千多群众参加。据说,站在凳子上演讲的是朱德同志,会后还举行示威游行,参加者手持纸旗,呼口号、贴标语,游行队伍振臂高呼:“打倒基督教”,“铲除礼拜堂”,“打倒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实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号,游行队伍入东门出南门,再进西门出北门才散会。
起义军在汇城住了十天左右,获悉敌军钱大钧准备由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直下袭击起义军的情报。起义军为了选择有利地形,星夜开动大和号轮船把起义军运到汇东东文部,并把附近河西的船只全部驶到东岸,只留一条小船作渡船。我军在观音阁留下高山了望哨三人。起义军到东文部后,指挥所设在田氏家祠(至今屋内墙上还有“誓死杀敌”四个字,据说是朱德同志写的),军需部设在三星堂(龙虎坑叶氏家祠,现仍有“丁卯年七连三排”七个字),并选择与汇城遥遥相对的八十米的小丘陵——笔支尾山顶及石子案一带挖战壕、筑工事,这是阻击敌人扼住梅江、汀江、韩江的好阵地,我军的主力集中在这里,前沿阵地上有三架水龙机关枪,东文部,沿河竹头下都挖了战壕。当时战线很长,由大麻莲塘梅子岽一直到茶阴治坑,达到三十余里的山头都埋伏着我们英勇的战士,准备迎头痛击来犯的敌人。
三天后,国民党伪军钱大钧的军队来了一万多人,尖兵先登“神坛顶”。我高山了望哨发现敌人后马上撤到“三驳桥”,并鸣枪警告,然后乘船东渡归队。伪军占领了汇城后,指挥部设在裕兴旅店。匪兵到后,马上分兵驻扎大麻并在旧寨,南门坪一带挖战壕,依断墙残壁为掩体,还有几十挺机枪设在旧寨,裕兴旅店和观音阁等地,观音阁还架起一门大炮,与我军形成对峙局面,情况非常紧张。
当天下午(农历九月初八日),战斗打响了。顿时,枪声震耳,匪军火力单方面向我军阵地射击。由于我军早有准备,隐藏在稠密的松树中,守得似铜墙铁壁,有时一枪不发,有时找中目标打他一、二枪,敌人不知虚实,不敢冲锋,就这样坚持到晚上。为了虚张声势,消耗敌人的弹药,我军用旧油桶,把火炮放进桶里燃火爆炸,声如机枪,敌人以虚为实,慌乱一团,无目标地乱放枪,使敌人夜不入睡,很不安宁。
第二天上午,敌人从松口方向捉来十多条民船,载兵强渡。匪兵在黄州坝下船,在火力掩护下,连续几次发动冲锋。第一次是七条船,船将驶到河中心,我守在笔支山顶的三挺水龙机关枪居高临下,火力集中射击敌船。顷刻间,水花四溅,敌船成了我军的活靶子,船沉的沉,坏的坏,无人撑的船任水票流。钱大钧眼看惨败,恼羞成怒,破口大骂,又调来十条船,发起第二次冲锋,乌龟似的向我军阵地爬来。我军以猛烈火力给予回击。炮声、枪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匪军一个个掉进河里。当时有一个小头目擎着旗爬在船边上大喊冲啊!我军发出一枪,叫他葬身鱼腹。打坏了的民船载着死尸任水漂流。有两条船载着残兵败将在“邹公宫”(今龙虎坑码头)靠了岸,被我军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枪声稍停,他们竟敢发动冲锋,我军一排枪消灭了敌军大半,残余敌人乱成一团,掉头就跑。两岸敌人开枪掩护,引起自己打自己,敌人死伤严重,剩下几个残兵败将全部给我军收拾掉了。
由于我军战士为解放全中国而战,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大力支持,在战斗中表现出英勇杀敌,战斗相持了三个昼夜。
第三天晚上,敌人分两路增援,一路由高陂而上,一路由松口而下。第四天拂晓,浓雾笼罩着大地,敌人从大麻莲圹等地偷渡,企图切断我军去路,妄图包围我军。在我寡敌众的情况下,我军采取全面撤退策略,把主力撤走,还保持有生力量二千人。队伍的一部分转移到广东、海丰、陆丰与当地的起义农民武装会合,另一部分由朱德同志率领经江西转移到广东北部,后转入湖南南部,最后转战到井冈山与毛泽东同志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会合,后来发展成为红军的主力。
起义军在三河坝地区逗留的时间虽然不长,但革命的行动已经深入人心,扩大了党在农村的影响。起义军虽然走了,但给三河地区播下了红色的种子。革命先烈廖家贞,杨南生(汇东人),就是在这次战役影响下发展的地下党员。
中山纪念堂
三河中山纪念堂、中山公园建于1929年,为全国最早兴建的中山纪念堂。中山公园占地11000多平方米。园门石坊上书“中山公园”四字,为国民党元老胡汉民题写。公园中间为中山纪念堂,右侧为荷池、碑亭,碑高约3.5米,由乡人、前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范琦撰记,书法家陈力堂先生隶书镌石,碑文翔实记载了中山纪念堂、中山公园兴建的缘由和始末。纪念堂前面是两根石华表及孙中山先生全身铜像。一楼中堂有蒋中正书题“景仰国父”、林森书题“作君作师”等匾额。孙中山先生挂像上书写的“博爱”二字,为孙中山生前真迹。
朱德元帅雕像
“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占地总面积18万平方米,由纪念碑、纪念馆、瞻仰平台、石雕门坊、朱德铜像、观景长廊、纪念浮雕、大型停车场、接待室等九个部分组成。纪念碑兴建于1963年,先后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市、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碑高15米,碑座宽4.4米,碑身用35种规格365块优质密纹花岗石砌成,碑正面镌刻朱德委员长亲笔题字“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碑座上刻有第二十五师师长周士第撰写的碑文,朱德铜像高3.98米,传神地塑造了朱德元帅戎马一生的光辉形象。在纪念园,可俯望三江汇流的壮丽景观。
“韩江源”石雕是位于梅江、汀江、梅潭河交汇处的标志性建筑。石雕母亲高9.8米,重136吨,为头扎发髻,背男牵女,勤劳善良的客家妇女形象,与对面的睡美人遥遥相望、相得益彰。此石雕意为世界客都的人文秀区梅州大埔与潮汕平原一衣带水,客潮两地人同饮母亲河水成长,在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携手共创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