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秉德文化教育培训中心
梅州市秉德文化教育培训中心
电话:0753-5400989
电话:18023520688
当前位置: 首页 > 南粤风云 > 广东红色教育基地 > 涵碧楼(潮州七日红)

涵碧楼(潮州七日红)

梅州市秉德文化教育培训中心 / 2018-11-12

                                                                            涵碧楼(潮州七日红)

image.png

涵碧楼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涵碧楼始建于一九二二年,是潮州西湖公园里一座二层小楼。她因背依青山,前临碧绿的湖水而被美誉为涵碧楼。她与中国革命结下了一段又一段不解之缘,承载着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和革命精神。一九二五年二月,国民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帮助下,发动了第一次东征,东征军攻占潮州城后,周恩来同志将黄埔军校校军办事处设在涵碧楼。周恩来于涵碧楼展开工作,东征军在潮州停留14天,涵碧楼自此与周恩来的英名连在一起。同年,第二次东征时,涵碧楼又成为东征军首脑蒋介石、周恩来、罗茄觉夫(苏联顾问)、何应钦等指挥战斗的地方。当潮安各界于西湖庆祝第二次东征胜利时,东征军首脑于涵碧楼接见潮安各界代表。东征中于潮州设立黄埔军校第一所分校,分校师生于涵碧楼开展活动。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在南昌举行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八·一南昌武装起义,起义-战千里,由闽入粤。叶挺和贺龙大军进占潮汕,九月二十三日进入潮州城,贺部第三师司令部也设于涵碧楼,师长周逸群在涵碧楼指挥战斗,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彭湃、郭沫若等领导人曾在此联合军事部署,周恩来于涵碧楼前的红棉树下向前来欢送起义军的民众发表演讲。至九月三十日前后共七天,潮州人民亲切地称这段历史为“潮州七日红”。涵碧楼于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寇所毁,1963年贺龙元帅视察潮州时提议将西湖涵碧楼开辟为潮安县革命历史陈列馆,1964年人民政府拨款重建,并请在南昌起义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的郭沫若同志再临涵碧楼时题上“涵碧楼”三字和七律一首。首次举办《潮安县新民主主义革命史陈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更新了《潮州七日红、青史垂千秋》展览和《周恩来总理光辉的一生》。2000年,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涵碧楼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荣誉。多年来,老一辈革命家、中央领导崇敬地瞻仰了涵碧楼并饱含热情挥毫题词。广大的解放军、武警战士、青年学生纷纷来到涵碧楼前庄严宣示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8年,广东省公安消防部队设立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2011年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誉为广东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11年与学校联合建设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位于潮州西湖湖畔的涵碧楼,是广大党员群众重温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涵碧楼坐落于潮州西湖之畔,面对粼粼绿水,背倚郁郁青山,“涵碧”的芳名由此而来。

  这是一幢小巧别致的二层小洋楼,始建于1922年。在潮汕大地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中,涵碧楼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小楼顶部,一枚红彤彤的五角星,述说着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一段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

  1925年5月,以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的国民革命军东征进驻潮州。驻扎潮州时,周恩来同志将黄埔军校学生军办事处设在涵碧楼。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在潮州停留14天,周恩来在涵碧楼开展工作,从此与这座小楼结下不解之缘。同年10月,第二次东征的国民革命军再克潮州,涵碧楼仍是东征军领导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挺进潮汕。9月23日,起义军进入潮州城,二十军第三师司令部设于涵碧楼。第三师师长周逸群在涵碧楼指挥战斗,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澎湃、郭沫若等领导人曾在此联合军事部署。在涵碧楼前的红棉树下,周恩来等起义军领导人向群众演讲革命道理,鼓舞工农奋起斗争……9月30日,起义军撤出潮州城。驻守潮州期间,起义军建立了存在7天的红色政权——潮安县革命委员会,与农、工、商、学、妇等各界群众团体并肩战斗,潮州人民亲切地将这段历史称为“潮州七日红”。

  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期间,涵碧楼曾被日寇炸毁。但曾经在这里战斗过的南昌起义军将士不曾忘记她。1963年,贺龙元帅视察潮州,来到第三师司令部旧址前,感慨万千。他提议重建涵碧楼,并辟为潮安县革命历史文物陈列馆。

  第二年,涵碧楼重建竣工,郭沫若欣然为涵碧楼题写楼名,并深情赋诗——弹指光阴卅八年,潮安每在梦中旋。楼台倒映涵虚碧,旗帜高扬似火燃。一夕汤坑书附羽,千秋英烈血喷烟。今来重到金山望,日月更新别有天。多年来老一辈革命家、中央领导崇敬地瞻仰了涵碧楼,在这里抚今思昔,并挥毫题字以寄怀念之情……

  如今,饱经百年沧桑的红棉树枝干壮硕,依旧苍翠,周恩来同志的塑像静静伫立涵碧楼前,庄严肃穆。“潮州七日红”的光辉历史,一直被潮州人民广为传颂。南昌起义军南下潮汕,点燃了潮州革命武装斗争的烈火,成为战争年代潮州人民战胜艰难险阻,夺取革命胜利的精神支柱。

  “潮州七日红”虽然时间短暂,但影响深远。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它凝聚了敢为人先、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它让潮州人民感受到只有革命的武装斗争,才能求得自由解放。”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刘庆和说。

  作为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今天的涵碧楼免费对外开放,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走进涵碧楼,一楼大厅是周恩来戎装画像,两旁墙壁悬挂郭沫若、粟裕、孔原、肖克等起义军将领的珍贵墨迹,南侧布置《人民的好总理》图片展览,北侧则是近两年新设置的潮州红色旅游宣传视听室,二楼是“潮州七日红”基本陈列。

  “近年来,我们不断补充更新相关史料,在图文介绍、文物展示之外,利用视听室播放《碧水涵晖》等纪录片,通过多种展览形式,让参观者更加直观地认识和了解涵碧楼的革命历史。”市博物馆副馆长黄舒泓告诉记者。

  新的时代赋予涵碧楼新的使命。这些年,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来到涵碧楼,探寻革命先驱留下的红色足迹。接待处的登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前来参观访问的团体,这其中既有来自全市各地的机关干部、部队官兵、中小学生,也有来自汕头、阳江、中山、深圳等地市的共产党员,还有众多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每年,共有5万多人次在涵碧楼接受教育。青史垂千秋的“潮州七日红”,鼓舞着一代代人弘扬先烈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

                                                         革命星火   红色七日

                                                                               解读大埔会馆旧址

(现汕头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走在老市区民权路上,若非导航语音的提醒,你很可能就会错过这座灰白色建筑物。

若是抬头一看,“大埔会馆”四个醒目的大字就会映入眼帘。

视线再往大门处扫描,就可看见“汕头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的门牌匾额。

进入馆内参观,便能发现这是一处与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有关的革命旧址。

从2014年起,与东征军革命史迹陈列馆、北回归线标志塔、桂园四个单位归属汕头市革命历史博物馆管辖。

作为汕头革命历史博物馆之一的大埔会馆,自修缮后免费对外开放至今已有5年。如今,她又变化如何?

                                                                                   华侨“众筹”建馆
大埔会馆旧址(现汕头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汕头市民权路95号,是一座既有中式大屋顶,又有西式廊柱的三开间中西结合式骑楼。

该馆始建于1926年,为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东向,每层面积423.7平方米,总面积1271平方米。


各层四面有走廊相通,有前埕、后天井、左右通路,楼层间可通过室外的楼梯穿梭。

楼体最顶端写着四个大字:“大埔会馆”,由大埔人、国民党知名人士、筹建广东大学(后改称为中山大学)并任校长的邹鲁题写。

大埔会馆,即是梅州大埔人在汕头的馆舍,也就是同乡会的场所。


旧时在汕的客家人占总人口的1/3,大埔人占有较大的比例,据民国十八年(1929年)汕头市公安局的户籍统计,共有2778人。

汕头最早的“轻轨”,汕樟轻便车路,便是由大埔县人杨俊如、萧亦秋等倡议筹建。这条铁路,建于民国5年(1916年),起止站点原计划由汕头盐埕街头至澄海东陇樟林,后延伸到饶平县黄冈。

大埔人在汕成立大埔同乡会,又兴建大埔会馆。


会馆还附设大埔旅汕小学,主要招收大埔籍子女入学,校长及教职员工绝大部分是大埔人。

据《汕头埠图说》介绍:1924年,张敬诚、张剑师兄弟承办潮州十属酒税设局汕头,各同乡遂假座该局开会,并借该局为会所,成立了“大埔旅汕同乡会”,公举张敬诚为第一届会长。


1925年,曾籍雅、蓝逸川任第二届会长,决议在中马路购买地皮建会馆,全部费用主要来自南洋的大埔籍华侨,部分为国内大埔籍乡亲捐赠。

1926年,张剑师、郭概如任会长,开始筹建大埔会馆,并于当年4月动工,1927年4月便落成剪彩。


一、二楼设平民义务学校(后改为大埔旅汕小学),三楼为会馆办公地。

                                                                             潮汕七日红


       1927年4月大埔会馆落成。当时馆内有多人参加地下党,因此同年, 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来到汕头时曾把大埔会馆作为起义军总指挥部。周恩来等领导人在这里共商一系列重大军事、政治决策。这就是汕头人所熟悉的“ 潮汕七日红”历史。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之后,主力部队在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等的率领南下广东。起义部队到达潮汕时,大埔县的中共负责人亲往迎接,并随军南下。9月24日,起义军进入汕头市,在大埔会馆设立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总指挥部。周恩来、郭沫若、叶挺、贺龙、谭平山、彭湃、李立三等领导同志在此活动。9月30日起义部队撤离汕头到普宁流沙。南昌起义军从1927年9月24日进入汕头市到9月30日撤出,前后共七天,潮汕革命史上称之为“潮汕七日红”。


       南昌起义纪念馆正是起义军南下部队的指挥部大埔会馆旧址,也是全国唯一尚存的大埔会馆。起义部队撤离汕头后,大埔会馆的三楼设为会馆办公地,大埔同乡会议事、待客的场所;一、二楼作为“大埔旅汕小学”校址,面向各阶层人士,普及教育,办日班与夜班。

汕头沦陷时期,日军从台湾请来教师在此办班,强令适龄青年来此学日语。

抗战胜利后,为当时的国民党政府税务局所侵占,在旅汕埔人强烈要求下,于1948年收回大埔会馆并复办大埔旅汕小学。


1958年,由市政府接办并改名为“中马路第一小学”,后又改名为“八一路第一小学”。

后来,市教育局招生办、市教师进修学校先后在此办公,韩堤小学、中山路第一小学分教处、民族路小学等也都在此办学过。


1988年,“大埔会馆”旧址被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定为汕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3年,汕头市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正式接管该旧址。

2008年,经市编委批准成立“汕头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2013年12月,汕头大埔会馆被列为广东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深圳市弘扬红色教育培训 

           网址:www.szhsjy.cn

           梅州市秉德文化教育培训中心

           网址:www.mzhspx.com 

           18023520688尹主任    

           400-000-6933尹老师

           13509696382  叶老师









          




下一篇:北伐战争纪念馆
上一篇: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揭阳学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