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秉德文化教育培训中心
电话:0753-5400989
电话:18023520688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梅州新闻 > 大埔:粤首个获认定的原中央苏区县

大埔:粤首个获认定的原中央苏区县

梅州市秉德文化教育培训中心 / 2018-04-05

  QQ截圖20180407003615.jpg

       江水滔滔,枪声激越,“八一”起义军在三河坝英勇抗击国民党反动派,在建军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红星高照,山水迢迢,沿着青溪红色交通线,大埔儿女冒险为中央苏区护送革命精英输送军用物资,打通了苏区的生命线……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刘伯承、叶剑英、陈毅、邓颖超、方方、古大存、李碧山、魏金水、刘永生等革命先辈先后通过大埔的红色交通线进入红都瑞金,一大批战略物资也由大埔运进中央苏区。在中央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大埔县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运动,积极筹集钱粮支援苏区红军,并发动广大青年参加红军。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时,大埔数百名优秀儿女参加了这一史无前例的壮举,其中有姓名可考者便有26人,名列广东之首(广东省参加长征有姓名可考红军有56人)。

  2009年1月8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认定“大埔县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属于中央苏区的范围”(中央苏区县),为我省第一个获认定的中央苏区县。

  

  没有三河坝战役,就没有井冈山会师

  走进大埔县三河坝烈士纪念园,远远可见高高耸立的纪念碑,在蔚蓝的天空下显得格外庄严。不远处便是汀江、梅江、梅潭河三水汇聚而成的三河坝。90年前,这里发生了一段起义军浴血奋战的历史——三河坝之战。

  1927年9月18日,南昌起义军主力进入大埔县城(茶阳)。不久,蒋介石嫡系第32军2万余人,从梅县松口一带进入三河坝,欲消灭朱德部队。10月1日至3日,朱德、周士第、李硕勋指挥起义军约3000人及大埔农军在三河坝与国民党钱大钧部2万多人展开战斗,激战三昼夜。

  为保存力量与潮汕主力会合,4日,起义军撤出战斗,在农军的配合下,先撤至饶平茂芝。起义军25师75团第3营奉命留守笔枝尾山,掩护部队转移。

  “当年战斗十分惨烈,守卫在这里的我军第25师75团在歼灭大量敌人后,全部壮烈牺牲。”大埔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黄佳清介绍。1963年建碑时,从山头挖出的烈士骸骨装了满满四大水缸。直到1974年,纪念碑建设围栏时,还从当年的阵地上不断挖掘出新的骸骨,很多手里还紧握着枪。如今,90年时间过去,嘹亮的冲锋号仿佛仍回荡在此。

  1927年10月6日,撤至饶平茂芝的朱德部队作出“保持革命力量,穿山西进,直奔湘南”的战略决策。起义军余部避开强敌,游击于闽、粤、赣、湘边,于1928年4月,上井冈山和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汇合组成红四军,开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新篇章。

  参加南昌起义的肖克老将军对三河坝战役曾这样评述:“没有三河坝战役,便没有井冈山会师,没有井冈山会师,罗霄山脉(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及其对南方游击战争的影响就不会那么大。”

  红色交通线安全护送两百领导到瑞金

  沿着汀江东岸溯江北上,便可寻到中央红色交通线的遗迹,这条交通线当年有“摧不垮打不掉的地下航线”之称,曾安全护送周恩来、邓小平、刘少奇等200多位领导人物进入瑞金。

  1930年9月,党的六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在江西瑞金设立中央局、中央军事委员会。为加强上海党中央与各苏区的联系,成立了中央交通局,以打通全国各苏区的交通线,打破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的军事围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是年冬调中央南方局秘书长饶卫华(溪北人)到香港建立华南交通大站,陈彭年建汕头站,卢伟良建大埔中站,李沛群负责闽西大站,上海、香港、粤东、闽西之间,在原粤东闽西“工农通讯社”交通网的基础上,形成上海—香港—汕头—大埔—闽西永定—瑞金的红色交通线。

  这条红色交通线的任务一是沟通党中央和苏区的信息,保证上情下达、下情上送;二是护送干部,将中央抽调到苏区的干部安全送入苏区;三是将中央办事处为苏区采购的物资运送入苏区,苏区的黄金、白银、钞票送中央。中共大埔县委积极协助中央建立交通线,停止了交通沿线的分田,实行隐蔽斗争。大埔交通中站设在青溪里铺,驻一个武装班,多宝坑、铁坑为小站,县城同丰杂货店、同天饭店、花果园柴炭收购站、沙岗头永丰小食店等为联络点,并备有木船二只,仓库多间,组织船工及青溪农民为基本运输人员。

  1931年4月,中央负责特科的政治局候补委员顾顺章叛变,其它交通线遭破坏。大埔红色交通线成为中央苏区与外界联络的唯一通道,除完成上述任务外,还完成了中共临时中央迁入瑞金的任务,经大埔进入中央苏区的领导有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200多人,电讯技术人员伍云甫、曾三、涂作潮,文艺工作者石联星,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德国名为奥托·布劳恩),送入苏区的物资300多吨。

  直到红军长征时,大埔红色交通线仍保持畅通。大埔有不少优秀儿女为这条交通线的安全,贡献了青春年华甚至生命。

  数万大埔儿女为创建苏区作奉献

  烽火岁月,大埔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统计,大埔有600多位知名优秀儿女和数以万计无名英雄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

  大埔县在1925年夏便成立了共产党组织,为梅州市最早成立党组织的县。1928年2月,经过三河坝战役锻炼的大埔共产党地方武装在闽西苏区的创建人张鼎丞的领导下,发动暴动成立了埔北区苏维埃政府。

  为扩大苏区面积,1929年10月红四方面军出击东江,大埔又先后成立了埔西、埔东、埔南区苏维埃政府。1930年1月成立了大埔县革命委员会,同年5月成立了县苏维埃政府。由于受到韩江的阻隔,大埔党组织与东江特委联系不畅,为便于领导,大埔先后归属闽西苏维埃政府、福建省(闽粤赣省)苏维埃政府管辖。

  在中央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大埔县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运动,积极筹集钱粮支援苏区红军,并发动广大青年参加红军。梅州市老促会副会长连建文介绍,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有数万大埔儿女为苏区的创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知名的革命烈士有438人,有的革命老区村庄甚至成为无人区。大埔人民在为革命胜利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大埔党员张善铭:为培训党员骨干吐血仍坚持作报告

  张善铭是大埔县西河镇黄砂村人,出生于1900年。1919年他进入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读书,1921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中共广东支部早期党员之一。

  1924年,张善铭受中共中央派遣,往苏联东方大学学习军事。次年6月初,由苏联返广东担任广东区团委书记。二次东征时,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政治部主任。1926年8月,他奉命到海陆丰,协助彭湃领导的中共海陆丰地委工作。不久,他出任海陆丰地委书记,力抓党的建设。

  在海丰县城举办党员骨干训练班时,张善铭亲自向学员作政治形势报告。海丰一些老人在事隔50年后,对其作报告的情景记忆犹新,“善铭当时作报告,边讲边吐血,怕影响学员的情绪,一口一口、鲜红鲜红的血吐出来,用手帕一擦,包起来,继续作报告。”参加培训的党员看到此情此景深受感动,全场鸦雀无声。训练班连续举办三期,培养了200多名骨干。他们毕业分配后,在海陆丰300多个乡村,建立了党的支部或小组,党员人数由700多人增至4000多人。

  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张善铭任中共东江特委书记。在彭湃领导下,与特委成员一起策划了东江地委武装起义,三次组织海陆丰农民起义,后参加广州起义。省委书记张大雷牺牲后,代理省委书记。1928年当选省委常委、军委主席,后任中共北江特委书记。同年4月10日,因策划海陆丰暴动,在汕尾不幸被捕,三天后被国民党杀害。时年28岁。


下一篇:周恩来与大埔青溪交通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