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秉德文化教育培训中心
梅州市秉德文化教育培训中心
电话:0753-5400989
电话:18023520688
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教育 > 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

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

梅州市秉德文化教育培训中心 / 2018-04-05

QQ截圖20180406150910.jpg

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于2005年9月2日正式开馆,是目前岭南地区收藏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史料、文物最全的专题性纪念馆。这里曾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司令部的所在地,是被誉为“小延安”的羊台山抗日根据地的


中心地,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茅盾语)的主要策划地和接待站。2003年11月,宝安区人民政府将该遗址列为第二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正式纳入全区文物保护名单。2005年5月,宝安区委、区政府和市、区文化局、文管办联合开始了对遗址的修复工作。8月份又在维修的基础上建成纪念馆。修复建成后的纪念馆共有白石龙营救文化名人接待站、指挥部、兵工厂等三处历史遗址,都在抗战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

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在香港开展抗日救亡工作的大批内地文化人士和知名民主人士处境十分危险。根据中央指示,时任中共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同志指示当时正在香港的八路军驻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让他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将这些人解救出来。于是,廖承志立即成立营救文化名人领导小组,部署指挥大营救。

  1942年1月9日晚,包括茅盾、邹韬奋、戈宝权、于伶在内的第一批文化界人士数十人,化装成难民从香港铜锣湾登上了一艘小艇。拂晓时分,日军哨兵换岗,小艇趁机冲出敌人的封锁线,天亮之时,他们在九龙悄然上岸。在随后的几天里,滞留在香港的800多名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就这样安全转移到九龙交通站。11日清晨,第一批数十人离开九龙,经荃湾、元朗,通过日军封锁线,13日顺利到达白石龙指挥部(宝安游击区)。

  宝安县白石龙村,是这些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从香港脱险后在内地游击区停留的第一站。这些文化名人,有的在白石龙只呆了十几天,有的呆了一个多月。但是,惊心动魄的营救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茅盾、戈宝权、柳亚子、乔冠华等人在解放后还多次撰写文章和诗歌,回忆并纪念这次营救以及在深圳白石龙村的日子。 


下一篇:深圳坪山东江纵队纪念馆
上一篇:中英街博物馆